耐泡并不能衡量一款普洱茶的好壞,因為很多原因都導致比較耐泡。
也有原因會導致好茶不怎么耐泡。
這當中也有樹齡的加持,但不是古樹就肯定比小樹值錢,很多小樹價格都超過其他山頭古樹的。
新茶相對是沒這么耐泡的,因為茶葉的滋味還沒開始爆發(fā)出來。
學費茶則不同,出道就是巔峰,這點不能直接對比。
而明明是新茶,卻說很耐泡,價格也不高,這些往往就是這些茶了。
古樹茶耐泡,這是很多茶友的認知,甚至用耐泡程度來衡量這款是不是古樹茶。
其實耐泡的不一定就是古樹。
第一:老葉子,采集比較老的葉子,這些葉子是比較耐泡的。
第二:葉子多,芽頭是沒有葉子耐泡的,要是芽頭比例太高,那葉子占據(jù)的比例就少,自然沒這么耐泡。
第三:年份,存過的茶耐泡度很提高很多,內涵的滋味很大比例都轉化出來,出味相對也慢,可以延長很多沖泡次數(shù)。
而最耐泡的,其實還是茶梗。
同等級,同年份,理論上肯定是古樹茶更加耐泡,這也是為什么存茶的首選。
一些茶區(qū)采集比較早,茶葉特別嫩,在新茶的時候是不如那些采集晚的耐泡。
這等于熟茶當中的宮廷,不如等級低的熟茶耐泡,但滋味卻更好喝。
但生茶是可以存放的,好的工藝更加需要存放,一旦存?zhèn)€兩三年、三五年,那就完全不同了。
合格工藝,耐泡的新茶不差;但不代表就是很厲害。
耐泡只是一個階段的標準,并非全部,不要被帶偏了。
只要滋味每一泡都很穩(wěn)定,這就是合格了。
衡量一款生茶好不好,是要經歷時間考驗的,在新茶的時候過多的吹噓,存下去往往都不咋。
還有扛一次高溫就知道了,是騾子還是馬,一個夏天的高溫,就能看出來。
好的工藝都能扛高溫,但不能扛高濕度。
親自存放,比任何人的說辭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