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有百味,每一款茶都有不同的味道,好的“茶味”可以讓人身心愉悅,壞的“茶味”卻會破壞茶的口感。
可是經(jīng)常會有人問這個茶葉什么味道,有什么特點?這時候你要怎么回答?對茶葉味道的形容,如果沒有專門的學過茶葉的評審,是很難的。那么這些茶葉的味道是怎么來的?我們在喝茶過程中最忌諱喝到哪些味道?應該注意些什么?下面就來看看。
茶葉有哪些味道?這些味道是怎樣來的?
幾種基本的茶葉味道:
酸味:茶葉中草酸等有機酸、沒食子酸等等。
甜味:單糖和雙糖、D型氨基酸、部分果膠
苦味:生物堿(茶堿、咖啡堿、可可堿)、L型氨基酸、花青素
鮮爽味:氨基酸類
醇厚味:氨基酸、水溶性果膠、纖維等
澀味:兒茶素(茶單寧)根據(jù)茶樹不同占茶多酚中60%%~85%
咸味:鹽類化合物,陽離子產(chǎn)生咸味
其他茶葉“味道”:
辣味:食物成分刺激口腔黏膜、鼻腔黏膜、皮膚以及三叉神經(jīng)而引起的一種痛覺,不是味覺。
金屬味:金屬味在茶葉中會出現(xiàn),但更應該屬于嗅覺。
麻味:是一種震動感,不是味覺。
茶葉最忌諱的味道是哪幾種?
霉味:茶葉久置或存放不當,吸收空氣中的水氣,滋生菌類,變潮而呈現(xiàn)霉味,茶葉變質(zhì)、變味失去了獨有香味特性。
酸味:部分發(fā)酵茶在殺青、揉捻、初干后,需要攤涼,讓它進行后發(fā)酵,第二天進行布球揉捻及再干燥。如果在后發(fā)酵階段,由于初干茶葉的含水量過多,致使微生物活動,茶葉將出現(xiàn)酸味現(xiàn)象。
異味:茶葉固有的滋味外,其它怪異的味道即稱為異味。茶葉吸濕、吸味的功能強,如果存放不當或包裝不良,周圍的各種氣味就會被茶葉吸收導致品質(zhì)發(fā)生變異,令人難以接受。
火味:茶葉必須保持在含水量5%以下,才不致于變質(zhì)、變味。所以。干燥是保持茶葉品質(zhì)的重要關(guān)鍵。由于茶葉包含了梗和葉,茶梗水分較多,組織較厚,水分不易散失,葉部組織則比較薄,水份較少。因此,干燥時,不宜一次進行,溫度宜從低至高,緩慢、分次進行。高溫干燥的茶葉即帶火味,帶火味的茶葉生硬不滑,入喉無回韻。
焦味:茶味的焦味,應該是在殺青和烘焙不當造成。茶葉在殺青過程,溫度和時間把握不當,致使溫度過高、時間過長,制造出來的成品即有焦味。部分發(fā)酵茶殺青的目的即是讓酶素停止作用,水分急速蒸散,組織軟化。如果茶青嫩采,水分較多,組織較淡薄,應以低溫和較長的時間殺青;若是老采茶青,水分較少,組織較厚,殺青的溫度要高,時間要短。
溫度和時間運用不當是無法制造高品質(zhì)的茶葉來,溫度過高、時間過長產(chǎn)生焦味;溫度過低、時間不夠,茶葉色澤灰黃不具油光,茶湯淡而無味或有腐木味。烘焙過程中溫度過高,過急,不注意經(jīng)常翻拌的情況下,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焦味的。
悶味
有三個說法:悶黃味、水悶味、紅悶味。
悶黃味是指鮮葉堆積發(fā)熱,烘焙出現(xiàn)蒸葉現(xiàn)象,揉捻、包揉時間偏長造成真空成;
水悶味是指露水青、雨青、成堆沒有攤開,沒有及時涼青,或在殺青前,為了提高葉溫,促進發(fā)酵,悶堆,做青走水不足;
紅悶味是指包揉時茶葉在包袋中悶積時間較長,而產(chǎn)生的味道。
不同的茶葉味道都會不一樣,茶葉的味道有好有壞,而產(chǎn)生茶葉味道除了茶葉本身之外,很大程度上根制作工藝,儲存都有很大關(guān)系,一般情況下茶葉自帶的味道都是好的,但因茶葉的制作和存放而產(chǎn)生不好的、難聞的刺鼻的味道就是喝茶過程中非常忌諱的了。
茶葉好不好,茶葉好不好喝,基本是茶葉味道在說了算,甚至已經(jīng)成為主導作用了。因為,喝茶,買茶,甚至是存茶就是沖著它的味道好,口感滋味好去的,如果茶葉出現(xiàn)怪味,即便是再好的茶葉也會大打折扣,價格上也會一落千丈,即有可能失去品飲價值,也會失去收藏價值!因此,味道好的茶葉一定差不到哪里去,味道不好的茶一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