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葉有數(shù)百種,在普羅大眾眼中,這些茶葉被歸納為“六大茶類”,即: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烏龍茶)、紅茶。
那么,普洱茶屬于哪一類呢?
1、“六大茶類”分類法
“六大茶類”分類法,是茶學泰斗陳椽教授在1979年發(fā)表的《茶葉分類的理論與實際》中提出來的。
陳椽教授以制茶方法和茶葉變色理論為基礎,根據(jù)不同制作工藝中茶葉的內(nèi)質(zhì)變化,黃烷醇類氧化的多寡、快慢、先后等呈現(xiàn)出不同色澤,系統(tǒng)地將茶葉分為“綠、黃、黑、白、青、紅”六大類。
PS:黃烷醇類又叫“兒茶素類”,是茶多酚的主體成分,約占茶多酚的70%
▲“六大茶類”主要工藝一覽圖
(據(jù)陳椽《茶葉分類的理論與實際》,制圖:福安隆茶業(yè))
六大茶類用六種顏色來命名,很多“茶小白”就望文生義地認為,這是按照湯色來分類。
實際上,湯色是分類依據(jù)之一,卻非最核心的依據(jù);最核心的依據(jù)是不同工藝主導的黃烷醇類的氧化程度。(So,大紅袍雖屬“青茶”,湯色卻接近栗紅,就不難理解了。)
2、普洱茶的分類爭議
“六大茶類”分類法影響深遠,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并不能涵蓋所有茶葉,爭議最大的當屬普洱茶。
普洱茶的分類存在爭議,原因主要有兩點:
①普洱茶分生、熟,兩者制法和品質(zhì)迥然不同,不可能歸在同一類別。
②普洱生茶、熟茶都存在后發(fā)酵,當年新制的茶和陳化多年的老茶(茶多酚含量不同),分類也有區(qū)別。
現(xiàn)代熟茶是1970年代發(fā)明并推廣開的,是在生茶的工藝基礎之上增加一道最核心的“渥堆”工藝,導致茶葉內(nèi)質(zhì)尤其茶多酚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有人曾質(zhì)疑:綠茶多了一道“悶黃”,就成為黃茶;普洱茶多了一道“渥堆”,怎么還叫普洱茶?
沒錯,如果把渥堆后的普洱茶換個名字,那完全可算一種全新的茶類了?。ù思僬f可能爭議較大!)
不過,業(yè)界、學界依然將其定義為普洱茶,成為普洱茶的分支——熟茶,并獲得官方權威認可。國家標準《GB/T22111-2008地理標志產(chǎn)品普洱茶》于2008年出臺,明確“按其加工工藝及品質(zhì)特征,普洱茶分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兩種類型”。
爭議歸爭議,如果非要按照陳椽教授“六大茶類”分類法給普洱茶“安排座席”,目前認可度較高的歸類如下:
①當年及陳年的普洱熟茶歸入黑茶類。
②當年新制的普洱生茶,以當年的曬青毛茶蒸壓而成,學界有人將其視為“綠茶的再加工茶”。
③以一定年份的曬青毛茶壓制,或者是壓制后存放若干年的普洱生茶,需要視其原料及成品內(nèi)質(zhì)變化即后發(fā)酵程度來定,不能簡單歸入“六大茶類”中的某一類,故有人喊出“普洱茶是第七大茶類”的口號。
在中國漢語言中,“綠”和“青”是非常接近的顏色,但綠茶和青茶卻并列于“六大茶類”。仿照這種命名方法,且考慮到普洱生茶的湯色,我們是否可以用一種和“黃”較為接近的顏色來命名上述第③種情況中的普洱茶呢?
不妨開啟你的腦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