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串起來的錢茶制作工藝
茶友網(wǎng)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jī)訪問 手機(jī)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韓國串起來的錢茶制作工藝

錢茶顧名思義就是指形狀長的像銅錢的茶餅。韓國文獻(xiàn)中記載,錢茶起源于韓國全羅南道長興郡的寶林寺。寶林寺祖師道義禪師在公元784年入唐,在唐朝學(xué)習(xí)佛法的37年間養(yǎng)成了制茶飲茶的習(xí)慣,歸國后在寶林寺間種植茶樹,教授他人結(jié)合唐代制茶法制作一種錢幣模樣的固形茶。

產(chǎn)于長興郡的錢茶,因顏色類似海苔和綠色苔蘚,所以韓國人又將其稱之為青苔錢茶。青苔錢茶多次獲得日韓地區(qū)茶評會獎項,亮相于韓國各大茶葉博覽會,深受韓國茶客們的喜愛。

全羅南道的長興郡如今依舊保留著錢茶的傳統(tǒng)制作工藝。與中國唐代《茶經(jīng)》中所述的制茶法頗為相似,按照“自采至于封七經(jīng)目”,錢茶的制作方法分為7個步驟:

(1)采茶:韓國錢茶的鮮葉原料,通常在每年4月下旬至6月期間采摘,以天晴氣朗無露水的清晨采摘為宜,“有雨則不采,晴有云也不采”,采摘的標(biāo)準(zhǔn)主要以老葉為主,不取茶芽、嫩葉等。

(2)蒸茶:將采摘回來的鮮葉盛裝于小竹籃中,再放于蒸屜上蒸制,加以竹籃隔斷,主要是為防止鮮葉中的汁液流失。當(dāng)葉片由綠變黃變軟時,移去火堆,由水蒸氣繼續(xù)蒸制,蒸好后的茶葉立即放于楮木板上均勻攤涼,散開熱氣。

(3)搗茶:攤涼后的茶葉沖入木質(zhì)舀筒中搗爛,搗至茶葉有足夠的黏性為止,如果不喜清飲的茶葉,可在此步驟中加入生姜、五加皮甚至柚子一起搗爛,增加茶葉的藥用價值。

(4)制形:搗好的茶葉放置于木板上,用濕潤的棉布包裹,用手?jǐn)D出多余的水分。而后選用一竹制的圓環(huán),取適量的茶葉塞入,壓緊抹平。

(5)晾茶:做好形的茶餅,將其從竹環(huán)中取下,平鋪于籮筐中,放在陽光下曬干。如遇陰雨天氣,則移置于暖炕房中烘干,當(dāng)天干燥完成最好。

(6)串茶:待茶葉干燥至半干程度時,在茶餅中間戳一個洞,用草、秸稈或者線將其一個個串制起來,一般一串穿制30~50個茶餅,也可100~500個茶餅為一串。

(7)存茶:串好的茶餅可放置于暖炕房的隔板上干燥,或者懸掛于通風(fēng)干燥處的庫房長梁、閣樓墻壁上保存。

青苔錢茶完全干燥變硬后便可拿來煮飲享用。煮之前先將其放于火上烘烤,去除茶中的青草氣味,待茶餅變成黃色后則放入湯鍋中煮制10分鐘左右,煮出黃色的茶湯即可飲用。

青苔錢茶作為韓國人常備的生活飲品和待客所用的茶飲,解渴生津的同時也具有著一定的藥用價值,常飲可消除頭痛、消化不良、便秘、頭暈、高血壓等癥狀。錢茶在韓國茶文化史中歷經(jīng)歲月的傳承,凝聚了勞動人民的智慧與美好情感。


來源:莫老師說茶,

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