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網(wǎng)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知識

申遺成功一周年,景邁山怎么樣了?

2023年9月17日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成為全球首個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產(chǎn)自此景邁山被更多人知曉也吸引了更多人前往景邁山,成了世界的景邁山一年來景邁山有些什么變化?在保護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一起來看看↓資料:普洱市委宣

產(chǎn)地
3閱讀
·
9月20日 07:28

武夷山·大紅袍的五個美麗傳說

武夷山大紅袍在武夷巖茶中最負盛名,被譽為“茶中之王”,母樹生長在九龍窠內的一座陡峭的巖壁上。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陳德華教授經(jīng)過無性繁殖成功,使得原來的“朝堂貢茶”現(xiàn)也能飛入平常百姓家。歷史上的大紅袍,本來就少,而被公認的大紅袍,僅是九龍窠巖壁上

文化
3閱讀
·
9月20日 06:47

學茶必看的專業(yè)書籍和紀錄片

學茶離不開引路人,想要快速地擁有知識儲備和技能,下面推薦的專業(yè)書籍和紀錄片可不得不看。只要您反復看就一定有收獲,歡迎點贊收藏。專業(yè)茶書籍:《中國茶經(jīng)》2.《茶經(jīng)述評》3.《茶葉通史》4.《茶文化》5.《中國茶品鑒》6.《茶葉加工》7.《茶葉化

文化
6閱讀
·
9月20日 05:47

一扇明窗一杯茶,浮生半日一場秋

秋意漸濃,若是能斟滿一杯香茗,與心愛的人并肩坐在窗前,靜賞那窗外無盡的秋色,仿佛時光就此停駐,這無疑是秋日里最浪漫的事。一方小院,一扇窗扉,一片落葉紛飛,這是獨屬于秋天的景致。在這個季節(jié)里,捧起一本書,再沏上一杯熱茶,看那秋意渲染天地。窗內,

文化
5閱讀
·
9月20日 02:13

壽眉:老白茶的時光之選

在白茶的世界里,白毫銀針、白牡丹和壽眉各具特色,如同璀璨星空中的不同星辰,各自散發(fā)著獨特的光芒。而當提及適合存放成老白茶的品種時,壽眉往往成為眾多茶友的首選。白茶,以其獨特的分類方式和制作工藝,在茶界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市面上的白茶按照采摘原料

常識
3閱讀
·
9月20日 02:00

人生如黑茶,在發(fā)酵中綻放華彩

茶,那一片片香葉,一芽芽嫩綠,看似平凡,卻蘊藏著無盡的奧秘與詩意。在眾多茶類中,黑茶,特別是茯茶,以其獨特的發(fā)酵工藝和神奇的“金花”,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茶的浩瀚世界里閃耀著別樣的光芒。而人生,恰似這黑茶,需要經(jīng)歷一場場深刻的發(fā)酵,方能綻放

文化
1閱讀
·
9月20日 01:58

茶香西雙版納普茶名山:布朗山老班章

老班章村民小組隸屬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h布朗山鄉(xiāng)班章村,茶樹就分布在寨子周圍,路旁就有古茶園。老班章村民小組屬于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qū),冬季無嚴寒,夏季無酷暑。一年只有干濕兩季,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有利于茶樹生長和養(yǎng)分積累。原生態(tài)植被多

產(chǎn)地
3閱讀
·
9月20日 01:37

看過來,景邁山?jīng)]變!

2023年9月17日“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這一年“不變”與“變”的故事圍繞景邁山的人、茶、事展開今天景邁山申遺成功一周年的日子不變是延續(xù)變是發(fā)展一年了,看過來景邁山?jīng)]變▼『世外桃源魅力不變』“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

產(chǎn)地
2閱讀
·
9月20日 01:26

新中式茶館素描——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自在

什么是新中式茶館?當下對茶館強調的“新”與“中式”,某些程度上回應著走過的“老”與“西式”。不同于傳統(tǒng)茶館,新中式茶館是以“九零后”為主要群體的新一代人以茶為名為自己許諾的自留地,在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分秒間,大家可以自在地在這個理想的“第三空間”

文化
2閱讀
·
9月20日 01:21

云南景邁山:千年茶事今更盛

雨后初晴的景邁山,云霧逐漸散去。翁基古寨從靜謐中醒來,家家戶戶趁著出太陽,把茶葉拿出來攤晾。景邁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鎮(zhèn)。公元10世紀以來,布朗族先民發(fā)現(xiàn)野生茶樹,逐步形成了對當?shù)厣稚鷳B(tài)系統(tǒng)的獨特認識,其后與傣族等民族一起,

產(chǎn)地
3閱讀
·
9月20日 01:15

云南省博物館邀你感受人茶共生的古老智慧

9月17日,在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一周年之際,云南省博物館原創(chuàng)大展《景邁山:共生與傳承》在一樓三、四展廳拉開帷幕。展覽主題為“共生與傳承”,旨在向觀眾展示景邁山世界遺產(chǎn)地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內涵,讓觀眾走進景邁山,感受

文化
4閱讀
·
9月20日 01:10

一言一詩映心境,一茶一酒伴余生

生活如靜水,卻常泛漣漪。一朝一夕,一山一水,皆藏驚喜。生活非趕路,而在感受路。于湖光山色間,尋真實自我。愿我們在清淺日子里,笑看紅塵,快樂隨風。清閑似彎鉤,一日愁緒伴山水。自然瀟灑,心在水云間。淡看白云,享浮生清閑,放情山水,與知己同樂。歡喜

文化
3閱讀
·
9月19日 02:29

武夷肉桂,“霸氣”在哪里?

清代有位大才子,名叫袁枚。在談武夷巖茶時,他曾說到這茶“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試一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懂巖茶的茶人聽完絕對是會心一笑,袁枚喝的巖茶十有八九是武夷山肉

常識
7閱讀
·
9月19日 02:02

你知道“三磚、三花一花卷”中的花卷茶因何得名嗎?

談及安化黑茶,始終繞不開“三磚、三尖及一花卷”的分類。對于“三磚”與“三尖”,其命名直觀明了,直接源自產(chǎn)品形態(tài)或特性。然而,“一花卷”系列,如十兩、百兩、千兩等茶品,其產(chǎn)品名稱中并未直接體現(xiàn)“花卷”二字,又是因何而得名呢?關于花卷茶的命名,并

常識
2閱讀
·
9月19日 01:56

景邁山這一年:保護有法

景邁山,秋日,上午時分。蒸騰著的云霧,在古茶樹、古村落和墨綠的森林之中穿梭,不時有村民騎著摩托車、載著采好的茶葉在彈石路上奔馳,或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行走其間拍照打卡:一幅景邁山“林茶共生、人地和諧”的畫卷向世人徐徐展開。自2023年9月17

產(chǎn)地
3閱讀
·
9月19日 01:30

景邁山這一年:發(fā)展有效

接待游客40.2萬人次,同比增長33.52%;實現(xiàn)旅游收入3.38億元,同比增長184%;“景邁山”相關的搜索量在攜程網(wǎng)環(huán)比增長161%,在美團的搜索量同比上漲了500%;……自2023年9月17日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成功以來,作為全

產(chǎn)地
3閱讀
·
9月19日 01:26

景邁山這一年:傳承有人

南方有嘉木,香飄越千年。2023年9月17日,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成為全球首個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產(chǎn)。這一榮耀不僅是對景邁山自然生態(tài)的認可,更是對其深厚文化底蘊、卓越保護工作和豐富文化傳承的肯定。生態(tài)傳承綠水青山永續(xù)

產(chǎn)地
1閱讀
·
9月19日 01:23

什么是景邁山?——寫在景邁山申遺成功一周年之際

如果說,2023年9月申遺成功時,人們思考的問題是“為什么是景邁山”,得出的答案是實至名歸。那么隨著申遺成功過去一年的時間,景邁山效應日益凸顯,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奔赴者,大家從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角度重新審視,思考的問題是“什么是景邁山”?駐足景邁

產(chǎn)地
2閱讀
·
9月19日 01:17

普洱熟茶健康系列談——降血糖功能探析

作者簡介:高林瑞,茶學碩士,正高級工程師,普洱學院教授,云南省普洱茶發(fā)酵工程中心主任,中國生物發(fā)酵協(xié)會專家委員,齊魯工業(yè)大學產(chǎn)業(yè)教授,現(xiàn)代微生物制茶的創(chuàng)立者、踐行者。陳丹丹,云南大學天然產(chǎn)物化學碩士,云南省普洱茶發(fā)酵工程中心工程師,主要從事普

功效
6閱讀
·
9月19日 01:14

金鼎山 一葉知秋 一茶千年

在林街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一座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山脈——金鼎山。這里不僅是茶文化的搖籃,更是唐朝時期重要的貢茶產(chǎn)地。從歷史的深處走來的金鼎山,見證了無數(shù)風云變幻,而那些古老的茶樹,靜靜地守候在這里,訴說著千年的故事。公元九世紀中葉,一位名叫樊綽

產(chǎn)地
9閱讀
·
9月18日 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