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喜愛的茶葉不一樣,不同茶葉的產(chǎn)地以及特點、工藝上都會有區(qū)別,而這些茶葉也不是每個人都了解,今天小編整理了10大名茶的相關信息,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西湖龍井,產(chǎn)于浙江杭州西湖區(qū)。
制作工藝:龍井茶的外形和內質是和其加工手法密切相聯(lián)的。過去,都采用七星柴灶炒制龍井茶,掌火十分講究,素有“七分灶火,三分炒”之說法?,F(xiàn)在,一般采用電鍋,既清潔衛(wèi)生,又容易控制鍋溫,保證茶葉質量。炒制時,分“青鍋”、“燴禍”兩個工序,炒制手法很復雜,一般有抖、帶、甩、挺、拓、扣、抓、壓、磨、擠等十大手法,炒制時,依鮮葉質量高低和鍋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時地改換手法,因勢利炒而成。
茶葉特征:茶葉為扁形,葉細嫩,條形整齊,寬度一致,為綠黃色,手感光滑,一芽一葉或二葉;芽長于葉,一般長3厘米以下,芽葉均勻成朵,不帶夾蒂,碎片,小巧玲瓏。龍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龍井茶則多是青草味,夾蒂較多,手感不光滑。
2、碧螺春,產(chǎn)于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
制作工藝:碧螺春一般分為7個等級,大體上芽葉隨1-7級逐漸增大,茸毛逐漸減少。碧螺春的茶葉非常嬌嫩,采摘必須及時和細致。從采、揀到制,三道工序都必須非常精細。只有細嫩的芽葉,巧奪天工的高超手藝,才能形成碧螺春的色、香、味形俱全的獨特風格。
茶葉特征:銀芽顯露,一芽一葉,茶葉總長度為1.5厘米,每500克有5.8萬至7萬個芽頭,芽為白毫卷曲形,葉為卷曲青綠色,葉底幼嫩,均勻明亮。假的為一芽二葉,芽葉長度不齊,呈黃色。
3、普洱茶,產(chǎn)于云南各大普洱茶產(chǎn)區(qū)。
制作工藝:以經(jīng)殺青后揉捻曬干的曬青茶為原料,經(jīng)過潑水堆積發(fā)酵的特殊工藝加工制成,再經(jīng)過干燥過程處理,即加工為普洱茶(熟茶)。普洱茶是制作各種緊壓茶的原料。包括沱茶、餅茶、方茶、緊茶等。
茶葉特征:大喬木,高達16米,胸徑90厘米,嫩枝有微毛,頂芽有白柔毛。葉薄革質,橢圓形,長8-14厘米,寬3.5-7.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上面干后褐綠色,略有光澤,下面淺綠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葉變禿;側脈8-9對,在上面明顯,在下面突起,網(wǎng)脈在上下兩面均能見,邊緣有細鋸齒,葉柄5-7毫米,被柔毛。
花腋生,直徑2.5-3厘米,花柄長6-8毫米,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圓形,長3-4毫米,外面無毛?;ò?-7片,倒卵形,長1-1.8厘米,無毛。雄蕊長8-10毫米,離生,無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長8毫米,先端3裂。
蒴果扁三角球形,直徑約2厘米,3爿裂開,果爿厚1-1.5毫米。種子每室1個,近圓形,直徑1厘米。
4、君山銀針,產(chǎn)于湖南岳陽君山。
圖片/網(wǎng)絡
制作工藝:君山銀針的制作工藝非常精湛,需經(jīng)過殺青、攤涼、復包、足火等八道工序,歷時三四天之久。特別注意殺青、包黃與烘焙的過程。根據(jù)芽頭的肥壯程度,君山銀針可以分外特號、一號、二號三個檔次。
茶葉特征:由未展開的肥嫩芽頭制成,芽頭肥壯挺直,勻齊,滿披茸毛,色澤金黃光亮,香氣清鮮,茶色淺黃,味甜爽,沖泡時看起來芽尖沖向水面,懸空豎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鮮筍出土,又像銀刀直立。假銀針為青草味,泡后銀針不能豎立。
5、六安瓜片,產(chǎn)于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云山。
制作工藝:六安瓜片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采摘,標準為多采一芽二葉,可略帶少許一芽三四葉;第二道工序為摘片,將采來的鮮葉與茶梗分開,摘片時要將斷梢上的第一葉到第三四葉和茶芽用手一一摘下,隨摘隨炒。第一葉制“提片”,二葉制“瓜片”,三葉制或四葉制“梅片”,芽制“銀針”;第三道工序的技術關鍵是在于把葉片炒開。炒片起鍋后再烘片,每次烘葉量僅2-3兩,先“拉小火”,再“拉老火”,直到葉片白霜顯露,色澤翠綠均勻,茶香充分發(fā)揮時趁熱裝入容器密封儲存。
茶葉特征: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帶芽和莖梗,葉呈綠色光潤,微向上重疊,形似瓜子,內質香氣清高,水色碧綠,滋味回甜,葉底厚實明亮。假的則味道較苦,色比較黃。
6、黃山毛峰,產(chǎn)于安徽歙縣黃山。
制作工藝:黃山毛峰的制造分系摘—殺青—揉捻—干燥烘焙,四道工序。
茶葉特征:其外形細嫩稍卷曲,芽肥壯,勻齊,有鋒毫,形狀有點像雀舌,葉呈金黃色;色澤嫩綠油潤,香氣清鮮,水色清澈,杏黃,明亮,味醇厚,回甘,葉底芽葉成朵,厚實鮮艷。假茶呈土黃色,味苦,葉底不成朵。
7、祁門紅茶,產(chǎn)于安徽祁門縣。
制作工藝:采青—萎調—揉捻(發(fā)酵)—干燥—成品茶。
茶葉特征:茶顏色為棕紅色,切成0.6至0.8厘米,味道濃厚,強烈,醇和,鮮爽。假茶一般帶有人工色素,味苦澀,淡薄,條葉形狀不齊。
8、都勻毛尖,產(chǎn)于貴州都勻縣。
制作工藝:分為殺青—揉捻—整形—提毫—提香—烘干等工序。
茶葉特征:茶葉嫩綠勻齊,細小短薄,一芽一葉初展,形似雀舌,長2至2.5厘米,外形條索緊細,卷曲,毫毛顯露,色澤綠潤,內質香氣清嫩,新鮮,回甜,水色清澈,葉底嫩綠勻齊。假茶葉底不勻,味苦。
9、鐵觀音,產(chǎn)于福建安溪縣。
制作工藝:鐵觀音采摘須在茶押形成駐芽,頂押形成小開面時,及時采下二三葉,以晴天午后茶品質最佳。毛茶的制作需經(jīng)曬青、晾青、做青、殺青、揉捻、初焙、包揉、文火慢焙等十多道工序。其做青為形成“鐵觀音”茶色、香、味的關鍵。毛茶再經(jīng)過篩分、風選、揀剔、干燥、勻堆等精制過程后,既成為品茶。
茶葉特征:葉體沉重如鐵,形美如觀音,多呈螺旋形,色澤砂綠,光潤,具有天然蘭花香,湯色清澈金黃,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轉甜,耐沖泡;葉底開展,青綠紅邊,肥厚明亮,每顆茶都帶茶枝。假茶葉形長而薄,條索較粗,無青翠紅邊,葉泡三遍后便無香味。
10、武夷巖茶,產(chǎn)于福建崇安縣。
制作工藝:采青——萎凋——做青——揉捻——烘焙——揀剔等。
茶葉特征:外形條索肥壯,緊結,勻整,帶扭曲條形,俗稱“晴蜒頭”,葉背起蛙皮狀砂粒,俗稱“蛤蟆背”,內質香氣馥郁,雋永,滋味醇厚回苦,潤滑爽口,湯色橙黃,清澈艷麗;葉底勻亮,邊緣朱紅或起紅點,中央葉肉黃綠色,葉脈淺黃色,耐泡6至8次以上。假茶開始味淡,欠韻味,色澤枯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