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舍茶館此圖來源于網(wǎng)絡
茶館里的“吃講茶”
茶館早在唐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當時京城的很多家店鋪煮茶賣給路人喝,可以看作茶館的雛形。而“茶館”這一名稱是到了明代才開始有的,至清代時期大大小小的茶館已遍布全國各地。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創(chuàng)作話劇《茶館》時則直接把茶館比作成了“小社會”。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在眾多茶館趣事中,“吃講茶”最是有趣。在舊時的中國,家庭內(nèi)部、鄰里之間發(fā)生了一些如婚姻、房屋、土地、水利、山林等糾紛,往往不去衙門打官司,而由中間人出面,約雙方一起去茶館當面講和解決,這便是“吃講茶”。
吃講茶泥塑圖此圖來源于網(wǎng)絡
吃講茶的規(guī)矩是,先按茶館里在座人數(shù),不論認識與否,給大家每人沖茶一碗,并由糾紛雙方分別奉茶。接著由雙方分別向茶客陳述糾紛的前因后果,表明各自的態(tài)度,然后請茶客們評議,茶客就相當于現(xiàn)代西方法庭上的陪審團。
最后,由輩分較大、辦事公道,享有聲望的人,坐在馬頭桌上(靠近門口的位置)根據(jù)各位茶客的評議,做出誰是誰非的最終判斷,大家表示贊成,就算了事。這時理虧的一方,除了與對方具體解決糾紛外,還得當場付清在座所有茶客的茶資。
老北京的大碗茶與茶館
早年間北京賣大碗茶的都是挑挑兒做生意。什剎海海沿上、各個城門臉兒附近、天橋一帶,常能碰見挑挑兒賣大碗茶的,一般都是老頭或是小孩。
挑子前頭是個短嘴兒綠釉的大瓦壺,后頭籃子里放幾個粗瓷碗,還挎著倆小板凳兒,一邊走一邊吆喝,碰上了買賣,擺上板凳就開張。
北京茶館最昌盛的年代是在清朝,那時候,北京四九城的街面上,到處都有大大小小的茶樓、茶園、茶館,一天到晚,接待著三教九流的茶客。
茶館是個公共的社交場所,是各類社會信息聚集和傳播的地方,這一點其實和國外的咖啡館是一樣的。茶客們在這兒評茶、論鳥、拉家常、講時事、會朋友、談買賣,一坐就是半天,花錢不多,收獲不少。有些茶館為了招徠生意,還會搭起舞臺,添上大鼓、評書,添上京戲,茶館又成了娛樂場所。北京城有名的廣和、天樂、同樂等大戲園子,早先都是茶園。
有的茶館專做某一類人的生意,比方說打小鼓收舊貨的小販,一邊喝茶,一邊交換情報,他們管這地方叫“攢兒上”。北京城那些打散工的泥瓦匠、木匠、棚匠,每天早上也在固定的茶館聚齊,一邊喝著茶,等著包工頭兒來叫人,他們管這兒叫“口兒上”。
在中國,市民社會從未脫離過茶館,“茶館社會”更具有東方特點。尤其是由古代市民社會演化而來的京派市民社會,其世俗性、民間性、物質(zhì)性都有著不同于西方社會的老北京那味兒。
中茶博數(shù)字展廳
中茶博抖音號
來源:中國茶葉博物館
編輯:陳志華范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