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筑風格與中國茶文化
劉悅笛 社科院哲學所
Marco Polo Bridge
盧溝橋
? ? ? ?我還有一次體驗,大家知道北京有一個盧溝橋,盧溝橋有一個著名的景色叫做“盧溝曉月”,大約二十年前我住在盧溝橋邊,晚上也是有一個人打著一個竹子做的燈帶著我們晚上走了一遍盧溝橋,你才知道盧溝橋的美是曉月的時候去看石獅子橋,四野茫茫的時候去看是最美的。
2
? ? ? ?我個人以為,中國文化一直具有覆蓋性,魏晉覆蓋漢代,隋唐覆蓋了魏晉,唐元明清,使得我們現(xiàn)在中國惟有幾個唐代的小建筑還都在五臺山,還要走很遠,那幾座小殿才是中土唯一留下的唐代建筑。當然,有人說從美學上說,中國是磚質(zhì)文化,日本文化是木質(zhì)文化,西方文化則是石質(zhì)文化,其實日本木文化也是受到中土影響,因為木的東西很難保存下來,但無論是埃及的金字塔還是古希臘的神廟都很比較容易保存下來
我在臺灣看到的那是一個四壁玻璃的建筑,一個方長的茶室,唐風的飛檐,四壁空虛的狀態(tài)。當時我想怎么有這么好一個茶室?現(xiàn)在聽說又在別處建了分所。山房主人引導我們脫鞋,踏上木臺,因為茶室的外周就是木質(zhì)的,木做的那種小走臺。這個時候,我們回首之處看到的是昏山暗景。這個時候進去了竹簾打開,里面都是竹子做的簾子。佛燭高燈,里面點著燈,進如室內(nèi)千燈,這是佛教一個比喻。我進去之后才發(fā)現(xiàn)一直在那里面放佛音,一直放佛教音樂,這恐怕是一種講究,是音樂對空間的一個充盈。
水知道答案
? ? ? ?原來我曾在中國美術(shù)館做過得有一個當代藝術(shù)家,他非常有趣,他把墨凍成一個雕塑,比如墨凍成山水,冬天的時候在宣紙上融化,化大約兩周的時間,就發(fā)現(xiàn)墨和水之間互相沖擊,兩周之后會形成非常絢爛的圖案,做這個裝置和行為的同時還放著音樂。這個藝術(shù)家自己說,他最大的影響是日本人江本勝拍攝并寫作的一本書,其實后來被科學家辟謠了,這本書叫做《水知道答案》。如果你對這個水贊美的話,說你很漂亮、很善良,他說水的分子結(jié)構(gòu)就會變得很漂亮;但是如果你辱罵水的時候,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分子結(jié)構(gòu)是混亂的。當然有科學家出來辟謠這是不可能的,是違反物質(zhì)規(guī)律的,但是這個藝術(shù)家受這個影響,他說水本身就知道這個答案。臺灣這茶的空間放著這個梵音,很有趣味!
進到一個很大的茶室之后,主人就沒有再跟我們說過一句話,我們進去大約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主人開始不語,共赴小室,給我們領(lǐng)到最里面一個私人的小茶室。這里很狹小,可謂幾凈窗明,佛音繚繞,我們?nèi)饲プ?,其實這是中式的而不是日本式的塌。當然現(xiàn)在有的人為了舒服,就把塌下面又挖出一個空地,讓我們可以把腳放進去。茶道始行,第一杯淡香,第二杯香濃,第三杯濃郁,那濃郁的味道,便留在舌根深處。這是我喝的最好的一次臺灣高山茶,因為臺灣茶很多,新竹地區(qū)就有東方美人茶,但是他們最有名的是高山茶。因為這次經(jīng)歷,我覺得高山茶留在舌根的感覺是:可能并不僅是茶特別好,而是我的心情特別好。這是我喝的最好的臺灣的高山茶,以后再喝高山茶沒有那個外在環(huán)境了。然后主人亦不語,只是斟茶,三人靜坐,包括那位佛光大學的教授,他是大阪大學的老博士,也是留法的博士,年齡很大。
宣紙
? ? ? ?喝茶的時候,我們看到青煙朵朵,纏繞升騰。一般中國人喝茶都要鋪茶席,等會兒我們會講到,我曾經(jīng)參加過一個幾百個茶席的茶會,非常震撼。但是他非常有意思,他就是用宣紙,非常厚的宣紙,來做茶席。當然宣紙的薄厚不同,其實最厚的是韓國的宣紙,你看韓國的書一般講禮儀的書都特別厚,因為韓國造紙造不出來很薄的,一般都很厚,比中國宣紙要厚四五層的紙。他就拿那個紙做茶席,這個時候,他倒茶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倒影飄落,倒茶時茶的影子落在案頭之上,就好像我們信筆寫字一樣,筆轉(zhuǎn)猶如飛龍一般,筆逝就好像龍潛,飄走了,畫就沒了。就是當時那種感覺,其實就是茶的煙落在宣紙上的陰影。
注:本文根據(jù)哲學家茶座第十五講講座錄音整理,文章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敬請讀者諸君自行判斷。